【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No Let Up for Retail Letdowns: from inventory shrink to rising costs, challenges mount for U.S. retailers

零售風暴:從貨品竊盜到成本高漲, 美國實體零售業面臨空前挑戰

No Let Up for Retail Letdowns: from inventory shrink to rising costs, challenges mount for U.S. retailers 零售風暴:從貨品竊盜到成本高漲, 美國實體零售業面臨空前挑戰

什麼是讓全美零售業者聞風色變的「零元購」 ? 實體零售業者面臨的困境,代表了美國社會甚麼樣的改變 ?

Text_ 陳柏愷 / Kai Chen Photo_iStockphoto

今年 8 月底,全美最大的運動用品零售商迪克體育用 品 ( Dick's Sporting Goods ) 在公佈第二季財報時,罕見地提到「庫存縮水」 ( Shrink ) 這個近期讓許多美 國零售業者頭痛不已的業界術語。這也是迪克近二十年來在首次在財報公佈和新聞稿上提到庫存縮水對獲利的實質影響。公司並表示由於戶外產品銷售緩慢及商品竊盜增多,第二季獲利年減 23% , 並調降今年的財務預測,股價隔日也聞訊大跌 24%。
近年來,不只迪克,從沃爾瑪 ( Wal-Mart ) 到目標百貨 ( Target ) ,全美各大型零售百貨業者紛紛表示竊盜、組織犯罪及庫存縮水對公司營運及財務造成重大的影響。全美第六大的零售業者 Target 更表示今年因庫存縮水造成的虧損將高達 10 億美元,較去年的 7.63 億美元大增三成,而從 2019 到 2022 年間每年的虧損金額則整整增加了一倍。
 

組織犯罪還是監守自盜 ? 美國零售業每年「蒸發」 1 千億美元

究竟「庫存縮水」的定義是甚麼 ? 為什麼全美零售業者近年來紛紛 將每況愈下的營運表現歸咎於庫存縮水呢 ? 廣義來說縮水損失是指由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庫存減損 : 顧客竊盜、內部行政或收銀員作業疏失、商品過期報廢或供應商詐欺等,都會造成庫存的縮水。例如 : 一家零售商的財報上有 10 億美元的庫存, 但實際盤點後發現只有 9 億美元的商品還在商場架上和倉庫中,而這消失的 1 億美元就是所謂的「庫存縮水」。因為造成庫存縮水的原因相當多,業者很難精準的統計出各種原因造成的具體損失。尤其是竊盜損失,除非是人贓俱獲,否則業者難以得知實際失竊的商品數量及金額,因此只能用推測的方式來估算損失。
根據美國零售業聯會 ( 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 的統計,2021 年庫存縮水所造成的全美零售業虧損高達 945 億美金,較 2019 年的 617 億大增五成以上,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調查結果,其中外來竊盜佔整體損失的 37% ,員工監守自盜則佔 29% ,內部作業疏忽造成 26% 的損失,而剩下則是其他或不明原因所導致。雖然這些數據大多是估算而來,但對零售業者造成的財物損失相當顯著。 雖然因失竊造成的商品種類和數量難以精準統計,但牽涉到恐嚇、暴力的竊盜甚至光天化日下的搶劫事件則有顯著增加。目標百貨表示今年前 5 月此類的通報案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根據統計,有將近八成的零售業者表示顧客針對店員的暴力事件在過去 5 年有明顯增加。 這些犯罪事件不只造成商家本身的財務虧損,全美第二大體育用品商店 Foot Locker 就指出偷竊造成的庫存縮水使得上一季公司的整體毛利率下滑 4%,更使得許多商家經營困難。沃爾瑪的 CEO 去年底就警告節節上升的竊盜案可能迫使公司關閉部分高風險地區的分店,甚至將整體商品售價調高以彌補損失。針對零售業的犯罪案件也有專業化,組織化的趨勢。

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公佈的《 2022 年全國零售安全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全國去年組織性的針對零售業的犯罪案件較前年增加了近三成。業者們也指出近年來組織零售犯罪 ( Organized Retail Crime ) 猖 獗是這些零售竊盜案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 與一般個人在店內順手牽羊的行竊 ( Shoplifting ) 不同的是,組織零售犯罪的規模和手法複雜程度讓一般商家防不勝防。他們的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犯罪地點不也再局限於實體商場內,而是在整個商品供應鏈尋找將整批貨物或貨櫃直接偷走的機會。根據統計,有將近一半的失竊案件是發生在商品從物流中心到商店的運送過程中。許多時候,犯罪組織直接駭入貨運公司的線上或電話網路系統,或透過身份盜竊偽造假的提貨單據,直接將整批貨物從物流中心或運輸過程中運走。保險公司統計過去幾年來類似的犯罪手法已經增加了 6 倍之多。

零售竊盜將成為新的美國文化 ?

華爾街日報 ( Wall Street Journal ) 去年有一篇名為「美國商場的偷竊流行病」 ( America's Shoplifting Epidemic ) 的專題報導。文中提到,自新冠疫情開始,紐約市零售業者的偷竊報案件數在兩年內增加了近兩成。美國最大連鎖藥妝店 CVS 表示疫情爆發後,店內的竊盜案 件數足足增加了 3 倍。疫情初期,全美失業率飆升,之後又通脹高漲,令不少基層民眾生活艱難。部分人為了養家糊口不惜鋌而走險。 同時,美國聯準會及政府推出一系列貨幣寬鬆政策,不但助長通膨, 且讓高資產人士手上的金融資產快速飆漲。這些政策被視為加劇了貧富懸殊,讓社會底層積怨更深,一些人開始把在商場竊盜行為「合理化」。
另一方面,許多州政府也修法將「偷竊除罪化」。加州政府為了減輕監獄過於擁擠的問題,便於 2014 年通過法案,把涉及 950 美元以下的偷竊案降為輕罪,不會被判處刑期。全美已經有至少 40 個州政府已將偷竊案的刑責減免,例如紐約市零售竊盜案大增,但同一時間嫌犯被逮捕的比率卻從近五成跌到三成以下。 既然法律上都已經減免偷竊的刑罰,犯罪學中有樣學樣的「破窗效應」便逐漸顯現,導致現在美國不只珠寶店以及藥品都必須鎖在專櫃,所有商場看似不值錢的物品如肥皂、牙膏、甚至糖果都必須上鎖。即便如此,仍無法阻止日益猖狂的竊盜和搶劫行為。只要竊盜商品金額不超過上限,越來越多民眾在商場乾脆不付錢,理直氣壯將商品拿了就走,美國甚至將這個日漸普及的現象稱為「零元購」 ( Zero-Dollar Shopping )。既然法律都規定這些現行犯只是輕罪,許多商場安保還不敢直接阻攔歹徒,只能在大庭廣眾看這些罪犯揚長而去。 美國電器商場龍頭百思買 ( Best Buy ) 的 CEO 便指 出這些竊盜案讓許多公司員工精神受創,不少人寧可辭職也不願意繼續在高風險的環境工作。正因如此,百思買的 CEO 強調員工和顧客的安全乃是公司的優先考量,就算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自家店裡連偷帶搶把商品拿走也無所謂。這些違法脫序的行為,不只代表部分民眾的道德價值錯位,某些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國社會開始出現失序崩壞的現象。

實體零售業的結構性挑戰

除了竊盜為主的庫存縮水外,美國實體零售業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艱鉅的挑戰。雖然今年預計關閉的實體零售業店數「只」 有 2,300 多家,較去年的 2,600 多家有所減少,但受到疫情的影響,2019 至 2021 三年間全美實體零售業者已關閉了將近三萬家店面。 早在疫情開始之前,以亞馬遜 ( Amazon ) 為首的網購風潮早已對實 體零售業造成巨大衝擊。根據統計,從 2010 之後的近十年間,美國共有 130 萬零售業員工失業,另有 72.8 萬名業者因裁員而間接失業。而新冠疫情更是徹底改變了一般民眾的生活及消費型態。疫情所帶動的在家上班風潮 ( Work from Home ) ,讓全美遠距工作的人從 2019 年的 9 百萬人增加 3 倍到 2021 年的 2,760 萬。而全美各大城市 市中心的購物區原本就是為每天通勤的上班族所設計的。 根據史丹福大學 ( Stanford University ) 的研究,因改成在家上班,原本通勤的每名員工平均每年在市中心的花費減少約 2,000 元至 4,600 美元,轉往在鄰近住家的郊區消費。疫情期間約有上百萬美國民眾離開市中心,對市區的實體商店是一大打擊。 即便疫情解封後,民眾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解封後的消費型態轉向以疫情期間無法從事的體驗型消費為主,如餐飲、旅遊、演唱會等。另一方面,雖然網路購物佔美國總體零售金額的比重已從疫情最高峰時的 16.4% 一度下滑至 14% 以下,但今年開始又逐漸回升至 15% 以上。在實體商場的安全每況愈下之際,消費者未來轉向網購的趨勢只會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即便已有大量商店關閉,美國實體零售仍舊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根據摩根史坦利 ( Morgan Stanley ) 的統計,若以全美商場總面積除以人口數,平均人均面積是 23 平方英呎,仍是全球最高。 這個數字是法國和英國的人均面積的兩倍之多,而幾乎是中國的八倍。而大型百貨商場多達 50 家以上,商場總面積高達 50 多萬坪的台北市,平均人均面積不過 6.8 平方呎 ( 或 0.19 坪 )。專家估計,未來幾年間,美國現有的 1,100 家大型百貨商場及 11.5 萬個購物中心,各有約三分之一和超過 10% 可能面臨倒閉。 瑞銀 ( UBS ) 更預測, 未來 5 年美國將有 4 萬至 5 萬的零售店家停止營業。 同時傳統大都會市中心節節高漲的租金也讓業者經營困難。根據戴德梁行 ( Cushman & Wakefield ) 的統計,今年第一季,舊金山市中心零售商店平均年租金是每平方呎 43 美元,幾乎是全美均價的二倍, 而紐約市、洛杉磯各是 32 及 33 美元。與美國其他的新興都市如休斯頓、達拉斯等各 22 美元、23 美元相比,幾乎是兩倍之多。加上東西兩岸的傳統大都市大多工資高昂,法規繁瑣,且治安每況愈下, 業者紛紛歇業離去。以舊金山為例,在毒品氾濫、治安敗壞的影響下,今年便有數十家知名的零售業者,先後宣布撤離舊金山的市中心。過去四年,原本是舊金山精華商圈的聯合廣場 ( Union Square ) 的零售商店家數已從 2019 年的 203 家銳減到今年 8 月的 107 家。美國傳統市中心商圈的衰落也使得實體零售者相繼退出全美大都市, 而他們的離去也使得當地經濟更雪上加霜,進而推高失業率及犯罪率,形成一個無止境的惡性循環。在竊盜罪輕罪化、合理化且傳統都市商圈快速衰退的今日美國,可以預見的是實體零售業者為了生存,勢必將移往較安全,居民所得較高的郊區營業。也會使得美國原本就嚴重的貧富懸殊及社會階級對立更加惡化。就如同日益風行的「零元購」,實體零售業者面臨的困境,也是當下美國社會的縮影。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