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STABLECOINS’ FINANCIAL LOGIC: CONSPIRING A FINANCIAL RESET SHAPED BY HIDDEN AGENDAS

稳定币的金融逻辑:各怀鬼胎下的金融重塑

STABLECOINS’ FINANCIAL LOGIC: CONSPIRING A FINANCIAL RESET SHAPED BY HIDDEN AGENDAS 稳定币的金融逻辑:各怀鬼胎下的金融重塑

稳定币提升支付效率、推动资产代币化,引导通货大幅度增加、隐藏不稳定因素;各国各自为政、更难稳固美元霸权。

Text_ 李紹廷 / Michael Lee Photo_istockphoto

年中川普 ( Donald Trump ) 政府通过一系列稳定币 ( Stablecoins ) 法案,包括落实监管的《天才法案》( Genius Act );6 月上市的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股价一度上涨 4 倍。 8 月香港《稳定币条例》亦生效,规定凡在香港境内发行、或以港元计价稳定币须取得香港金管局牌照。随各国监管展开,稳定币正式进军金融领域。本文著重于背后的金融逻辑、机遇与风险,宛如一场没有烟硝味的金融货币战?

稳定币优势与 RWA 代币化

稳定币类似储值或数位悠游卡,如一比一锚定法币如美元。因在区块链发行,主要优势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基础设施创新。知名管顧 McKinsey 指出,相较传统支付系统,稳定币在跨境转帐具有去第三方、低费用、快速结算、全天候全年无休、全球可及性等优势。相较现有支付高至 6% 手续费与数天完成跨境转帐,稳定币可在数秒内、以低于数美分费用完成结算,且全年无休、没有国界与资本或外汇管制限制,因此在许多高通膨国家,稳定币可能会成为交易货币首选。
稳定币也具有智能合约( Smart Contract )与可编程性( Programmability ) 特点。智能合约指不需仰赖第三方机构,双方合约被写成区块链代码;例如资产交易成为程式码,当满足预设条件,交易自动触发,减少人工审批。知名佳士得拍卖集团( Christie's ) 7 月成立加密货币房地产交易团队,标榜交易过程引入法律与加密专家,不依赖银行或信托,采区块链处理产权移转。
美国财政部长 Scott Bessent 预估,稳定币市值 3 年内达 2 兆美元,正是看好「实体世界资产」( Real World Assets, "RWA " )代币化( Tokenization )创造的稳定币需求。稳定币只是区块链支付媒介,链上要扩大产品生态系,才能增加稳定币需求。 RWA 代币化正是将 RWA,如股债、房地产等,透过代币化—将资产衍生之经济价值及权利连结至区块链上之代币—呈现到区块链上进行交易,进而扩大链上生态系。目前稳定币主要用途是交易市值 4 兆美元加密资产,但潜在可代币化现实资产,如股债、房地产、贵金属、艺术品等加总超 700 兆,可创造庞大稳定币需求。
目前代币化 RWA 规模不足 300 亿美元,但许多机构预估,5 年后代币化资产将超 10 兆美元。许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如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 BlackRock 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私募巨头 Apollo 试图代币化私募基金( Private Equity ),让小型投资人也可参与。美国新任证监会主席更宣示「Project Crypto 」计画,未来将推动美国金融市场代币化。
代币化优点包括全天候跨境跨时区即时交易结算、促进非流动资产的「流动性」、透过切割( Fractionalization )降低投资门槛(例如将现有一股再进行切割)、可程式化(如自动分配股利)等优点。美国期货协会指出,衍生性商品的抵押品流动性( Collat​​eral Mobility )为杀手级应用;传统非现金资产作抵押品,往往需多层中介机构;区块链交易可大幅缩短追缴过程,提升市场结算的稳定性。

对传统金融影响

稳定币加区块链革新了交易结算基础设施,传统汇款机构如Western Union 过去 5 年股价下跌 6 成。但不变的金融本质仍仰赖传统链下金融,尤其是人所主导的监管、法律等基础。且透过积极整合区块链,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将同时提供链上与链下混合模式。
Visa 、Mastercard 信用卡机构都提供「零责任」( Zero Liability )保障,未经授权的交易由发卡行承担;而稳定币转帐是不可逆、缺乏保障。 Visa 庞大网路效应短期内更难以复制,如支付凭证可在全球 1.5亿商家使用。两大巨头近期开始导入稳定币支付,但未来对手更可能是零售巨头,如Walmart 与Amazon 准备推出稳定币以节省信用卡手续费。
Goldman Sachs 指出,稳定币短期对银行存款冲击有限,因缺乏利息与存保等优势。稳定币禁止支付利息,即使平台以奖励回馈投资人,发行人仍需保留部分利息维持获利,使其难以系统性超越银行。而银行有存款保险,稳定币只是一比一多元化储备承诺,缺乏央行及政府保障。最后,银行正加速整合区块链,如 J.P.mMorgan 推出「代币化存款」( Tokenized Deposit ),好处是继承了存款核心特征:直接连结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存款、享受利息收益,并可能纳入存保。银行更可在必要时取得央行流动性,降低挤兑风险。
传统交易所关键护城河在监管。投资人对公司信心,很大部分来自交易所背书;如审核上市公司业务、财务、治理等。产权转移也是一道难题,因代币交易不等于链下产权转移;OECD 研究认为 RWA 代币化最终可能取决于可信、可靠的中央保管,以保证链上与链下世界连结。交易所「撮合中心」角色也不可或缺,即使是拥抱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目前成交量近9 成仍集中在币安( Binance )、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主因是交易所提供的深度流动性优势。

稳定币的不稳定?

稳定币的风险,主要来自( 1 )货币单一性( Singleness )不足,与( 2 )链上「虚拟」金融传染链下「实体」金融。国际清算银行( BIS )认为,稳定币缺乏存保,加上发行者储备与信用不一,未来稳定币可能出现不同价格。
例如规模第一、近 1,600 亿美元的 USDT( Tether )尚未实现全面审计,且资料显示高品质、高流动储备仅八成,其余为贵金属、比特币与透明度低的其他投资,且其资产/ 净值比高达 30 倍。 Tether 虽有三年过渡期接轨监管,但稳定币信任完全依赖发行者的资讯透明度;高杠杆与储备不足,犹如埋下挤兑的不定时炸弹。当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稳定币将轻易跌破一美元面额。 2008 年 Lehman Brothers 次级房贷,引发货币市场「破一块钱面额」的货币市场基金系统性危机,最终是政府及联邦储备局介入提供保证,市场才恢复信心。部分学者也警告,由于加密产业透过政治献金取得庞大影响力,法案的政治妥协色彩浓厚;未来监管境外发行商如 Tether 将是一大难题,且据传 USDT 多数使用者位于境外。如果监管不当,美国可能重回 19 世纪中叶的野猫银行( Wildcat Banking )时代;当时私部门发行超过 8,000 种以上货币,但背后储备差异巨大,最终破坏金融稳定。
再者,稳定币立法刺激RWA 代币化,链上影子银行扩大,可能影响到实体金融市场。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Simon Johnson 指出,天才法案如 2000 年通过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 CFMA ),当时打着促进创新口号、将场外( OTC )衍生品排除在监管之外,最终造成 2008 年金融海啸。代币化RWA 也可能将风险较高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伪装成安全、流动性高,进而鼓励更高杠杆与更多投机。或者当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大幅波动时,恐慌将连带影响链上的 RWA 资产,进而传染到链下市场。
「天才法案」也可能在无意间,把美国财政稳定与稳定币绑定。例如 Tether 持有逾 1,300 亿美债,为全球第十八大;若市场恐慌赎回,可能引发美债抛售。天才法案要求短期国库券( T-Bills ) 为储备,因利率较低、稳定币发行有利财政部融资,但长期可能造成结构失衡。例如当稳定币爆发信心危机,短债需求会突然蒸发,美国政府将面临再融资压力。

国际金融货币战

稳定币立法推进,同时限制央行数位货币( CBDC )发行,正是川普政府代表的新兴加密金融,向央行与商业银行的传统权力结构发起挑战,尤其是创造货币与信贷的特权。值得留意的是,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关系企业去年底取得 Tether 5% 股权;后来又有川普家族支持创立 USD1 稳定币, 背后盟友包括 2023 年有反洗钱( AML )前科而被罚 40 亿美元的 「币安」Binance (及其公司负责人同时被判入狱4个月、别名「 CZ 」的赵长鹏执行长)、与阿布达比主权基金。政策与资本交织,难免引发利益冲突联想。美国银行业近期游说,限制加密交易平台发放利息,双方仍持续攻防。
稳定币与 RWA 代币化,更将吸引全球链上资本进入美国。但本地货币不稳定的国家,可能面临美元化( Dollarization )风险。美元稳定币将侵蚀当地货币需求,降低当地货币政策效果,并在金融压力时期加剧资本外流。欧洲央行认为美元稳定币普及,恐削弱欧元货币自主权并推高财政融资成本。欧洲近期展开推动欧元稳定币,中国也于 8 月初,选择香港—具普通法基础、资本自由进出、货币锚定美元、又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等优势,作为稳定币测试基地。
此外,中国与欧盟同时拥抱私部门稳定币与公部门 CBDC。后者优势来自央行发行的法币、无信用风险、无货币单一性隐忧。 CBDC 又因只是改变央行负债科目而不影响国债市场,而稳定币流动对国库券价格产生压力。 CBDC 主要发行在私链,更可满足反洗钱、KYC、合规要求;中国积极发展数位货币,除了扩展人民币应用,也是避开 SWIFT 银行清算系统、为去美元化准备。稳定币不仅是一场对抗传统金融的金融战,也是美国向全球发起的货币战。
然而,不论稳定币或CBDC,都无法改变如风险定价、信用风险评估、信息透明、监管、法律保障等金融本质。 SWIFT 管理层认为,银行仍扮演重要中介,稳定币是以服务特定族群与应用为主;如境外美元、双边贸易、跨境转帐。未来将呈多元共生,稳定币、代币化存款与 CBDC 共存。国际「经合组织」OECD 则认为现有中央交易与结算设施运作完善,RWA 代币化可能在流动不足、层层中介的市场广泛采用,如未上市私募。
宏观来看,美国推动稳定币法案,背后隐藏着美元弱化趋势下,吸引全球加入以美元基础的数位资产体系,最终巩固美债与美元。不过目前美债已达 36 兆美元,占 GDP 120% 为二战后最高。即使稳定币在 3 年内 达 2 兆美元,也仍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美国光一年预算赤字就近 2 兆美元。
研究金融危机的知名学者 Kenneth Rogo! 更警告,百年一遇的债务危机并非遥不可及;美国国债高企,若再遇金融危机或疫情,可能将无法量化宽松,因市场对其偿债能力将动摇。知名投资者 Ray Dalio 预测,若持续放任赤字,美债心脏病将在 3 年左右发作,误差幅度为 1 至 2 年。债务危机特征往往是长期积累、逐步恶化,最终在信心断裂时瞬间爆发。 Ernest Hemingway 小说里有一段生动叙述:「你是怎么破产的?」「两种方式,先是慢慢地,然后突然间。」当美债剧震,稳定币也将突然间成为不稳定币!?

附录:稳定币是什么?

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在区块链上发行交易,具数字货币便利性,也有接近法币稳定性;特征是币值挂勾较稳定的准备资产。天才法案规定,稳定币发行者每发行一枚稳定币,须以一比一等值现金、短天期美债等美元资产担保;发行方须每月揭露担保储备;若发行者破产,持币者优先清偿。另也规定稳定币不可支付利息,仅属支付工具,另也受反洗钱( AML )与客户身份识别( KYC )等规范。
稳定币目前规模约 2,800 亿美元,99% 锚定美元; Tether 与 Circle 发行的 USDT 与 USDC,在稳定币市占率各为 64% 与 25%。稳定币发行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利息,以及少数申购、赎回手续费。虽然稳定币不支付利息,但发行商透过与交易所共生关系,如 Circle 回馈超过一半收入予 Coinbase 等交易所,后者再用奖励形式回馈稳定币持有者。
「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泛指基于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使用加密方法记帐与交易的数位货币( Digital Currency )。加密货币包含比特币( Bitcoin )、以太币( Ether )与稳定币等。规模近 4 兆美元,以比特币 2.2 兆、以太币 5,000 亿为主流。主流区块链平台有以太坊 ( Ethereum )、BNB Chain、 Solana 与比特币区块链等。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