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THE DEVIL WEARS PRADA: HOW ANNA WINTOUR REWROTE AND REDEFINED FASHION?

穿着 Prada 的恶魔:传奇总编 Anna Wintour 如何改写时尚界历史

THE DEVIL WEARS PRADA: HOW ANNA WINTOUR REWROTE AND REDEFINED FASHION? 穿着 Prada 的恶魔:传奇总编 Anna Wintour 如何改写时尚界历史

安娜.温图长达 37 年主编时代虽然结束,但她史无前例的影响力,没人能说再见。

Text_ 陈柏恺/ KaiChen Photo_shutterstock、Vogue Taiwan

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美国喜剧电影「穿着 Prada 的恶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里,女主角安.海瑟薇( Anne Hathaway )误打误撞成为片中饰演时尚教母的「梅姨」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的个人助理。电影一开头的面试场景中,梅莉.史翠普随手翻着报纸,正眼不看,只对安.瑟薇冷冷地说:妳对时尚既不追求,也不了解( And you have no style or sense of fashion )。当安.海瑟薇试图为自己辩解时,梅姨只挥挥手说:「No. No. 我没在问妳」, 便将一脸错愕的安.海瑟薇扫地出门。即便三言两语,但梅姨已把她所扮演的小说中本尊,时尚杂志( VOGUE )的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 Anna Wintour )的冷漠犀利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穿着 Prada 的恶魔」上映近 20 周年后,今年 7 月传出确定由电影原版人马演出的第二集将在明年上映。无独有偶的,故事本尊的安娜.温图也在 6 月底宣布卸任她任职长达 37 年的 VOGUE 美国版主编一职。虽然她未来仍身兼康泰纳仕( Condé Nast )旗下所有杂志全球首席内容官与 VOGUE 全球编辑总监的重责,但这项调整不仅是职位的更替,更是一场时尚帝国的权力转移。

Wintour is coming, Are You Ready? 温图即将驾到、你准备好了没有?

现年 75 岁的安娜.温图可谓出身媒体世家, 她的父亲查尔斯.温图( Charles Wintour )任伦敦「标准晚报」( Evening Standard )的主编长达 16 年,在业界享誉盛名。她的母亲埃莉诺.贝克( Eleanor Baker )也是一位出身富裕名门的慈善家和社交名媛。安娜从小家里便聚集着许多作家记者和文化界名流。在父母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安娜很早就发展出对出版和时尚业的兴趣。但安娜在学校并非师长夸赞的好学生,16 岁那年,她嫌校服裙子太丑将其擅自剪短而遭退学。叛逆的她之后再也没接受过任何正式教育,而她的父亲查尔斯.温图则对她说: 「既然你对时尚如此执着,那就用你的方式去改变它。」这句话,也成为她一生的座右铭。
之后安娜.温图的前几份工作大都透过父亲的人脉和介绍,但也走得跌跌撞撞,不是被开除就是与同事长官相处不睦而自行离职。 1975 年,安娜.温图搬到纽约重新开始,终于有机会进入美国时尚杂志界,她成为哈泼时尚( Harper's BAZAAR )这个有百年历史的时装杂志的助理时尚编辑。但却因为个人过于大胆前卫的摄影风格在到职 9 个月后就被杂志主编开除。接下来 5 年她在巴黎及纽约间来来去去,直到 1980 年成为纽约( New York )杂志的时尚编辑,过去几年累积的前卫视觉和时尚风格终于让安娜.温图得到了业界的瞩目。但创刊于 1892 年,在全球近三十个国家发行,被推崇于时尚圣经的 VOGUE 杂志始终是她毕生梦想的工作。不久后,安娜.温图的一位前同事为她安排了一次与当时 VOGUE 主编格蕾丝.米拉贝拉( Grace Mirabella )的面试,当米拉贝拉问她未来想要的工作是什么,野心勃勃的安娜.温图直视着米拉贝拉的双眼,斩钉截铁地说:Your job。安娜.温图第一次与 VOGUE 的面试也就此告终。

但在 1983 年,老天爷终究是为安娜.温图打开前往 VOGUE 的那扇门。当时康泰纳仕的编辑总监暨 VOGUE 的出版人亚历山大. 利伯曼( Alexander Liberman ) 为了挖角安娜.温图特地为她创造出一个新的职缺,让她成为 VOGUE 的首任创意总监( Creative Director )。 1985 年,当英国版的VOGUE 的主编退休后,安娜.温图重返英国开始生涯第一个主编职位。上任之后,在她给每个员工10 分钟的重新面试后,选择将大部分的员工汰除。从此之后,她冷酷、严格、果断的风格也让她「核武安娜」( Nuclear Wintour )的称号在业界不胫而走。 3 年之后,安娜.温图从小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终于到来。在格蕾丝.米拉贝拉长达 17 年的掌舵下,美国版 VOGUE 正逐渐失去对重行改版后的「ELLE 」的竞争优势。当时康泰纳仕的老板在刻意不让任何人告知格蕾丝.米拉贝拉的情况下,让安娜.温图直接取代了她,从此展开安娜.温图身为美国 VOGUE 主编长达 37 年的传奇生涯。

史无前例的时尚女皇

安娜.温图上任总编后的负责的第一期( 1988 年 11 月号) VOGUE 封面,立刻震惊业界,成为经典。杂志封面的照片是 19 岁的模特儿身穿镶满宝石,价值 1 万美元的 Christian Lacroix T-shirt,但下半身搭配的竟是一条 50 美元的 Guess 牛仔裤。这是 VOGUE 封面首次出现穿牛仔裤的模特儿,与之前杂志封面上常见的精心设计优雅特写完全不同。模特儿脸上既没有厚重的妆容,身上也不配戴夸张的珠宝饰品,整体看起来轻松随意,就像在街头随手拍下的一刻。安娜.温图看着那张照片,感受到了一股即将席卷整个时尚界的巨变。但当印刷厂看到这张照片时,他们讶异地打电话到杂志社,误以为他们拿错了封面图,但那张封面只是安娜.温图个人时尚革命的起手式。
1989 年 5 月号的 VOGUE,当红明星玛丹娜( Madonna )出现在封面照片上。当时能上时尚杂志封面只有模特儿,安娜.温图是第一个把明星放上封面的主编。而她特意选择了刚发布 「 Like a Prayer 」这首充满争议性歌曲但大红大紫的玛丹娜,而非优雅高尚的经典明星如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 或葛丽丝. 凯莉( Grace Kelly )。业界一开始对安娜.温图的决定充满质疑,但那期 VOGUE 的销售量却大增 4 成,跌破所有时尚界专家眼镜。安娜.温图的远见和敏锐度让她能把时尚和明星紧密结合。至 90 年代,上过 VOGUE 封面的娱乐明星层出不穷,从茱莉亚.罗勃兹( Julia Roberts )、黛咪.摩尔( Demi Moore )、甚至之后的黛安娜王妃、Lady Gaga 和NBA 球星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 )⋯,只要有娱乐性、话题性、可看性,安娜.温图不害怕打破所有既定的游戏规则。随着杂志销量的提升,广告量也越来越多,以乔治.克隆尼( George Clooney )为封面的 「 MEN'S VOGUE 」在 2005 年首度发行时,就创下 164 页广告的记录。

在将 VOGUE 打造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杂志后,安娜.温图将眼光转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会( Met Gala ),这个原本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装学院所举办的年度筹款晚会。原本晚会参加者只局限在纽约上流社交圈,影响力有限。安娜.温图在 1995 年成为晚会的筹备主席后,立刻大刀阔斧将 Met Gala 全面名人化、娱乐化、国际化。安娜.温图打破传统,开始大量邀请影视明星、流行歌手、体坛巨星,并将他们──与设计师「配对」走红毯。这种「明星+设计师」模式,把 Met Gala红毯变成全球时尚与名人争妍斗丽的最高舞台。
安娜.温图也要求每届 Met Gala 都有明确主题,如 2015 年的「中国:镜花水月」(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让明星和设计师依主题创作造型,将红毯变成一场大型现场转播的艺术展。安娜.温图也亲自审核所有嘉宾名单,决定谁能走上红毯和他们的衣着,再次展现她在时尚界的绝对话语权。在她的操作下,Met Gala 成为全球最难买到票的顶级奢华派对。一张门票从 1995 年的 1,000 美元涨到今年的 75,000 美元( 2023 年则是 50,000 美元)。今年的 Met Gala 一个晚上就为大都会博物馆破纪录的募到 3,100 万美元,为博物馆每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人脉与钱脉交织成的个人品牌帝国

身为拥有时尚绝对话语权的安娜.温图非常善于使用她自身筹码扩建她的事业。不论是政界、影视、音乐、商业、体坛⋯,这些各界菁英几乎都渴求同一样东西:在媒体上的曝光度,而没有比登上 VOGUE 封面更好的曝光度了。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是 VOGUE 杂志历史上首次为特定总统候选人背书,从欧巴马( Barack Obama )到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安娜.温图对他们的支持一向不遗余力。川普( Donald Trump )的当选,对之前主动帮希拉蕊治装,义务担任她个人时尚风格顾问的安娜.温图更是一大打击。著名时尚媒体  WWD 更在川普当选的隔天发表一篇对 VOGUE 和安娜.温图措辞激烈的文章,尤其是批评后者对于政治议题的过度参与。当天一早安娜.温图回到办公室与全体员工召开临时会议,会议中她坚定地表示:「如果支持 LGBTQ 权益、支持女权、支持移民是管得太多,那我希望各位每一天都能管的更多。」从不表露情绪的她,甚至哽咽落泪。但短短几周之后,安娜.温图却主动邀请川普到她的办公室,表示愿意在 VOGUE 上多报导第一夫人 Melania。 安娜.温图务实与现实的个性和永远向前看的信念可见一般。
虽然在穿戴着 Chanel 大墨眼镜之后面的安娜.温图几乎永远面无表情,但她识人及发掘人才的眼光和挑选服饰一样精准,对于时尚圈内后起之秀的提拔更是不遗余力。 80 年代初出茅庐的新锐设计师 Michael Kors就深受安娜.温图欣赏,即便他的公司在 90 年代陷入困境甚至申请破产重整时,安娜.温图从未停止帮助他。 2003 年两位曾收购 Tommy Hilfiger 并将其上市的投资人在找寻下一个时尚投资标的时,安娜.温图便向他们推荐收购 Michael Kors。 9 年之后,Michael Kors 的公司股票上市,2019 年 Michael Kors 更收购义大利名牌 Versace。今日的 Michael Kors 已是年营收超过 40 亿,市值破25 亿美金的大型服饰公司。
除了 Michael Kors,近三十年来全球时尚界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安娜.温图的运筹帷幄,许多优秀的新锐设计师也接受过她的栽培赞助。从 Gucci 收购 Bottega Veneta 到将设计师马克.雅各布( Marc Jacobs )在 1997 年推荐给 Louis Vuitton 集团担任创意总监,进而促成 LV 的品牌大改造,安娜.温图在业界累积的庞大人脉让她成为时尚界的顶级顾问。她真正的影响力在于横跨时尚、影视、政治、体育、音乐等庞大而精细的人脉网路里。马克.雅各布就曾说过:「她的天才之处,在于极其精准地挑选人物,无论是政治、电影、体育还是时尚界。」与其说她是杂志主编或是时尚女皇,不如说安娜.温图更像是一位掌握全局,高瞻远瞩的总策划者。
在业界呼风唤雨的她,也利用她的影响力投身公益。 911 恐攻事件后,纽约时装周被迫喊停,许多年轻设计师陷入财务困境,安娜.温图成立 CFDA / VOGUE 时尚基金,资助年轻的设计师,至今已赞助超过 200 个新锐设计师。 2009 年, 当纽约市规模达 100 亿美元的时尚产业因金融海啸陷入萧条时,安娜.温图直接去拜访当时纽约市长彭博( Mike Bloomberg )和梅西百货( Macy's )董事长。她提议举办一场横跨全纽约市的大型深夜购物派对,灵感则来自巴黎的「白昼之夜」( Nuits Blanches )。当部分商家拒绝参与时,安娜.温图便调动她的好莱坞明星部队:「我会让席安娜.米勒( Sienna Miller )出现在你的店里,我会派贾斯汀.提姆布莱克( Justin Timberlake )给你!」。由安娜.温图主导的纽约「时尚之夜」( Fashion's Night Out )成了一场狂欢嘉年华,业界统计纽约时装店的来客量在活动期间增加了近五成,梅西百货的销售额原本下跌 4% 到 5%,但那个周末却出现两位数的成长。两年之后,华尔街日报一篇关于安娜.温图的深度报导里写着:「在好莱坞,你可以在不经史蒂芬.史匹柏 ( Steven Spielberg )的同意就拍电影,也可以在没有比尔.盖兹( Bill Gates )支持下研发新软体,但你若没有安娜的认可,就无法在时尚界成功」。

神话之后

今年 9 月初,康泰纳仕宣布由 39 岁,任职 VOGUE 已十多年的克萝伊.马勒( Chloé Malle )接任安娜.温图为下一任美国版 VOGUE 的编辑总监。克萝伊.马勒与安娜.温图大相径庭的温和个性让业界猜想,在短影音充斥、KOL 泛滥的抖音时代,她会将 VOGUE 在时尚圈的影响力带向何方?安娜.温图或许离开了 37 年的主编生涯,但她没有退休、没有淡出、没有放下,只是走到了更适合她的位置上,以更高的全球视角主导全局。安娜.温图的主编时代虽然结束,但她的影响力,只能说后会有期。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