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Aviation Reimagined:New Horizons at Gelephu International Airport

天際航城新視界 - 前瞻設計融匯傳統木雕

Aviation Reimagined:New Horizons at Gelephu International Airport 天際航城新視界 - 前瞻設計融匯傳統木雕

全球航空迎來革新浪潮,機場不再只是交通樞紐,更是展現文化底蘊、永續科技與未來願景的國際舞台,以匠心獨具創新語彙重塑旅行體驗,為世界旅客開啟全新天際視野與感官饗宴。

Text_Edwina Wei Photo_BIG

當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主流趨勢,後疫情時代的國際旅遊與航空業亦迅速回溫,帶動機場建設邁向前所未有的轉型浪潮。機場不再只是單一的交通節點,也不僅侷限於出入境的功能場域,而是躍升為連結城市與世界的文化門戶,成為國家形象的象徵性展演平台。
在設計語彙的演進中,我們看見從在地文化元素與傳統工藝的致敬,到未來感十足的科技介面與空間體驗,從 AI 驅動的智能服務系統到專為旅客打造的療癒綠洲與身心平衡空間,航空建築早已超越實用邏輯,成為傳遞價值、情感與未來願景的載體。
這些近年落成或即將啟用的國際機場,不僅需因應日益擴大的旅客運量與現代運輸的挑戰,更承載著重燃移動渴望的數百萬旅人夢想。同時,它們也肩負文化傳承、環境永續與科技創新的多重使命。在穿越這些空間時,旅客所經歷的不僅是移動的效率,更是文化交會的厚度,以及通往永續未來的希望與啟發。

在喜馬拉雅山脈環抱中,格勒普國際機場( Gelephu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以其全木結構與融合當地藝術家雕刻的裝飾語彙,徹底跳脫傳統機場冰冷的鋼筋與混凝土印象。整體建築如山脈般延展,以宏偉木構與細緻工藝共譜視覺交響,將不丹的傳統美學與現代建築語言融合為一,展現高度文化自覺與前瞻環保意識。屋頂配置光伏發電系統,呼應不丹作為全球首個負碳排國家的永續承諾。機場亦規劃聲療、冥想與放鬆空間,讓建築不僅成為連結世界的門戶,更成為正念與內省的精神場域,引領旅客穿越一場文化與未來交織的沉浸式體驗。

採用斜交網格木結構,機場的輪廓仿佛山脈般起伏,融入於周遭自然地景中。
採用斜交網格木結構,機場的輪廓仿佛山脈般起伏,融入於周遭自然地景中。

模組化木構交織精湛工藝

位於不丹與印度邊界附近的格勒普國際機場,將成為不丹的第二座國際機場, 由 Bjarke Ingels Group( BIG )攜手航空工程公司 NACO 共同合作的計劃。該機場四周被不丹的層疊山脈、亞熱帶森林和河流所環繞,總面積為 68,000 平方米,亦是格勒普正念之城( GMC )總體規劃的核心建設之一,由 BIG、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Arup 和城市規劃顧問公司 Cistri 共同操刀設計。
建築體採用斜交網格結構,以本地木材為主要建材,並融入不丹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藝。外立面繪飾靈感取自極具文化意涵的「不丹木柱( Kachen )」,展現建築對在地精神與歷史文脈的深層回應。結構系統採模組化設計,方便日後拆卸重組,具備高度靈活性與可擴展性,不僅呼應正念之城的未來擴展需求,更為高原地帶的建築實踐樹立前瞻典範。

挑高寬敞明亮的休憩空間, 可在此冥想、瑜伽和頌缽,體現正念之城對自我療癒的重視。
挑高寬敞明亮的休憩空間, 可在此冥想、瑜伽和頌缽,體現正念之城對自我療癒的重視。

設計靈感來自喜馬拉雅山脈起伏的地景,從遠處看,機場的輪廓仿佛山脈般起伏。細看之下,每個木結構構件都按照傳統工藝精心雕琢並上色,並飾以三條龍,分別象徵著不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呈現出傳統元素與先鋒精神的完美融合。而機場的每個細節,都在向不丹文化致敬,展示了包括木工( Shing-Zo )、雕刻( Par-Zo )、繪畫( Lha-Zo )和傳統織布技術( Tshar-Zo )在內的地方手工藝。藉由傳統的不丹雕刻從外部延伸至內部空間,巧妙地融入了正念的思想,機場內部空間灑滿自然光線,並設有氣勢宏偉的3 層樓挑高入口、寬敞的落地窗和天窗,有助於緩解旅客在旅行中的壓力。室內外休憩區則提供寧靜的放鬆空間,旅客可以在此練習瑜伽、沐浴銅鑼浴和冥想,幫助他們集中精力並恢復活力,體現了不丹對幸福和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視。

無論置身哪個角落, 旅客都能看到「森林脊柱」,享受寧靜綠色空間。
無論置身哪個角落, 旅客都能看到「森林脊柱」,享受寧靜綠色空間。

自然共生的永續建築詩篇

整體規劃以乘客體驗為核心,同時兼顧運營效率與建築美學。清晰的動線設計與視覺導引系統確保旅客從抵達至登機過程的無縫流動,體現人性化與智能導向兼備的場域規劃。迎賓廣場巧妙地融入自然地形,分為 4 個主題區域,各自栽植來自格勒普在地森林的特有植物,使機場景觀宛若延伸自自然之中的文化生態園。最具標誌性的設計莫過於名為「森林脊柱」的中庭綠帶,與不丹的野生動物走廊串聯呼應,將航廈劃分為西側的國內線與東側的國際線,實現高效分流與動線優化。旅客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一瞥森林脊柱的翠綠景致,徜徉其間可親近自然、漫步樹頂步道,並關注原生動物的存在,構築出獨特的感官體驗與土地連結。

傳統的不丹雕刻從外部延展至內部空間,彰顯不丹建築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象徵。
傳統的不丹雕刻從外部延展至內部空間,彰顯不丹建築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象徵。

永續概念貫穿建築全案,從物理構造到環境效能均體現不丹的綠色承諾。屋頂設置大面積光伏板以供應機場自足能源,庭院式配置與通風屋頂則有效促進空氣流動與熱能調節。木質結構具備天然吸濕功能,結合深屋簷與遮陽設計,能因應當地亞熱帶氣候的高濕與強降雨條件,達成極具效率的被動式建築表現。格勒普國際機場根植於不丹傳統文化工藝,卻以前衛創新的建築語言面向世界。這座結合文化、自然與未來想像的「木構山脈」,不僅是航空建築上的嶄新里程碑,更將在 2029 年正式啟用後,成為連結身心與土地的當代表徵與精神象徵。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