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Aviation Reimagined:New Horizons at Vilnius Airport

天际航城新视界 - 几何木穹连结文化与创新

Aviation Reimagined:New Horizons at Vilnius Airport 天际航城新视界 - 几何木穹连结文化与创新

随着立陶宛航空客运量的日益增长,为巩固其在波罗的海地区门户的领先地位,Zaha Hadid Architects 操刀设计全新维尔纽斯机场( Vilnius Airpor )入境航厦,以极具识别性的几何屋顶与在地木构语汇,重新定义旅客初抵立陶宛的第一印象。

Text_Edwina Wei Photo_Zaha Hadid Architects

这座新航厦将年旅客接待量扩增至 1,060 万人次,并提供与城市多元交通系统无缝衔接的便捷体验。设计团队以深刻的文化认同作为设计核心,将传统元素、创新建筑语言与环境永续理念融会贯通,成功于国际竞图中脱颖而出,为首都维尔纽斯描绘一座融合历史脉络与未来视野的国门建筑。

整体设计灵感源自立陶宛传统稻草吊饰 Sodai,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何装饰艺术。这种以稻草编织的吊饰以三角形为基本元素,象征幸福,设计团队将其转译为现代建筑语汇。航厦屋顶以当地木材打造,结构线条如折纸般折叠起伏,形成优雅而有力的弧面结构。菱形与三角形天窗错落嵌于木穹顶中,引入自然光线,随时间变化在地面与墙面投射斑斓光影,创造出犹如置身传统 Sodai 艺术之中的沉浸式体验。

将立陶宛文化遗产的传统图腾与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建筑语言,构筑创新几何褶皱的木构天穹。
将立陶宛文化遗产的传统图腾与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建筑语言,构筑创新几何褶皱的木构天穹。

秉持对环境永续的高度承诺,新航厦全案设计朝向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 BREEAM )「卓越级」绿建筑认证迈进。建筑采取被动式节能思维,融合夏季遮阳、冬季保温机能,搭配双层高效玻璃帷幕、自然通风系统与智慧能源管理,可依据日夜温差与客流变化自动调节室内能源消耗。屋顶铺设 13,000 平方公尺的太阳能板,搭配雨水收集与中水循环系统,支持航厦自给自足的绿能营运。外立面采用大面积透光玻璃,使建筑内外视觉通透,并消弭空间边界,让旅客在入境过程中感受到无缝且直觉的引导节奏。

天花板采用在地木材,温润质地与流动曲线搭配几何造型采光天窗,传统工艺与现代结构相得益彰。
天花板采用在地木材,温润质地与流动曲线搭配几何造型采光天窗,传统工艺与现代结构相得益彰。

这座建筑「既富创新精神,又根植于当地文化」,不仅是机场扩容的工程实践,更是一项关于文化信仰、建筑精神与永续未来的宣言。作为首都都市发展愿景的核心建设,维尔纽斯机场新入境航厦预示着立陶宛未来将更积极拥抱世界,同时以自信的姿态展现自身文化的厚度与深度,为波罗的海三国打开通往国际的全新门户。

全新入境航厦以独特建筑语汇连结当代与未来基础设施, 巩固其在波罗的海区域空陆铁运输枢纽的重要地位。
全新入境航厦以独特建筑语汇连结当代与未来基础设施, 巩固其在波罗的海区域空陆铁运输枢纽的重要地位。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