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BJARKE INGELS :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Genius

城市革新的建筑奇才

BJARKE INGELS :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Genius 城市革新的建筑奇才

以大胆、富有想像力却又具实用性的设计风格颠覆传统框架,Bjarke Ingels 的作品遍布全球,横跨多元领域,展现前瞻视野与「享乐永续」意识,创造全新生活方式与无限可能,被誉为将梦想具体化的建筑奇才。

Text_ Edwina Wei  Photo_ Bjarke Ingels Group(BIG)

曾获《华尔街日报》年度创新设计奖,并被《TIME 》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大影响人物」的 Bjarke Ingels,源源不绝的创意完美融合永续、创新、功能与生活乐趣,突破制式建筑边界,将想像力化为现实。持续以崭新的设计语汇回应城市挑战,使他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多元融合的永续领航者

2005 年,他于丹麦哥本哈根创立 Bjarke Ingels Group( BIG ),并且提出了「享乐主义永续( 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 )」的概念,亦即为「追求永续并不必以快乐为代价」。这颠覆了永续建筑常被认为需「牺牲」的刻板印象,带来兼顾环保与使用者体验的新思维。

Bjarke Ingels 推动享乐永续,兼具环境责任与生活乐趣。 ( © Blaine Davis )
Bjarke Ingels 推动享乐永续,兼具环境责任与生活乐趣。 ( © Blaine Davis )

他挑战传统线性与单一功能,透过一系列大胆又趣味的环保设计,在国际建筑界建立重要地位。早期作品 VM Houses ,以「 V 」与「 M 」字形布局优化采光与隐私,展现高密度住宅的解方;8 House 则以「 8 」字形立体社区结合住宅、商业与公共空间,并以连续屋顶坡道串联各层,甚至可骑单车直达顶楼。成名作之一 CopenHill 垃圾焚化发电厂,结合滑雪场、攀岩墙等休闲设施,不仅解决能源课题,更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并于 2021 年荣获「世界建筑奖」( World Building of the Year )。

Sluishuis 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人工岛上,前卫造型融入永续理念,开创水上生活新型态。 ( © Ossip van Duivenbode )
Sluishuis 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人工岛上,前卫造型融入永续理念,开创水上生活新型态。 ( © Ossip van Duivenbode )

他的作品从丹麦拓展至欧洲、美洲、亚洲乃至中东,涵盖住宅、商办、艺文、交通与产品设计。 2023 年获「 MIPIM 最佳住宅奖」的 Sluishuis,以零能耗与前卫造型开创水上生活新可能;纽约的 Via 57 West、The Spiral 与新加坡 CapitaSpring,从螺旋绿化露台到垂直社区花园,以 8 万棵植物构筑垂直绿洲,为高密度城市注入永续新貌。瑞士山谷的 Audemars Piguet 博物馆,以宛若腕表发条般的螺旋玻璃馆融入自然地形;而科索沃的歌剧与芭蕾舞剧院( Opera & Ballet Theatre of Kosovo ),灵感来自传统钟形裙饰。这些作品皆展现他结合科技、永续与文化脉络的设计哲学,映射其对全球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深远影响。

CapitaSpring 用 8 万棵植物为新加坡高密度都市创造绿色呼吸空间。 ( © Finbarr Fallon )
CapitaSpring 用 8 万棵植物为新加坡高密度都市创造绿色呼吸空间。 ( © Finbarr Fallon )

不断挑战前进的设计先锋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Bjarke Ingels 40 岁生日后因严重偏头痛与视觉异常被迫休养。这段经历让他重新审视人生与工作,更坚定「把每一个案子都当最后一个来设计」,并相信设计应积极正向,「不是做减法,而是找到既永续又精彩的答案」。

科索沃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以当代设计重新诠释传统文化。 ( © Bloomimages )
科索沃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以当代设计重新诠释传统文化。 ( © Bloomimages )

因此,即使案源遍及全球,BIG 仍积极寻找共鸣。观察到日本 Not A Hotel 挑战传统饭店规范,并拥有相同的冒险精神与品质承诺后,BIG 主动联系并合作完成 Not A Hotel Setouchi 专案。该设计融合北欧现代主义与日本传统美学,模糊室内与户外边界,强调建筑与自然的紧密连结。

科索沃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以当代设计重新诠释传统文化。 ( © Bloomimages )
科索沃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以当代设计重新诠释传统文化。 ( © Bloomimages )

20 年间,BIG 已从创办人一人,发展为拥有约 700 人的跨国团队,并于纽约、伦敦、巴塞隆纳、上海与洛杉矶设立办公室。近期完工的新总部,整合景观( Landscape )、工程( Engineering )、建筑( Architecture )、规划( Planning )与产品( Product ),以首字母命名为「 LEAPP 」,展现 BIG 全面性的设计方法。与 Unicon 合作的「 Uni-Green 混凝土」首次应用于此,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 25%,突破混凝土可持续性的界限。
 

Not A Hotel Setouchi 屋顶覆盖太阳能瓦片,以现代语汇转译传统日本屋瓦。 ( © Mir )
Not A Hotel Setouchi 屋顶覆盖太阳能瓦片,以现代语汇转译传统日本屋瓦。 ( © Mir )

新总部以开放透明的空间与绿化设计,成为激发交流与创意的理想场域,证明 Bjarke Ingels 不仅在外形上创造视觉震撼,更深度承担社会与环境责任,让建筑成为城市革新的驱动力。

螺旋状玻璃建筑融于地景,无柱空间呼应钟表工艺,实现新旧共生。 ( © Audemars Piguet )
螺旋状玻璃建筑融于地景,无柱空间呼应钟表工艺,实现新旧共生。 ( © Audemars Piguet )
BIG 哥本哈根新总部内部空间挑高开阔明亮,黑钢锯齿楼梯引导动线并创造视觉震撼。 ( © Laurian Ghinitoiu)
BIG 哥本哈根新总部内部空间挑高开阔明亮,黑钢锯齿楼梯引导动线并创造视觉震撼。 ( © Laurian Ghinitoiu)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